发布时间:2015-10-12 09:25 我要投稿
一腔真情暖山乡
记林州市小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申展
□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莫晓玉
“今年秋收,俺小碾村又多了一个大忙人,家家户户的收成他心里都有底。”在林州市茶店镇小碾村,村民这样评价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申展。
“《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是我学习的榜样,来到小碾村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去年11月21日,安阳市房管局纪检监察室主任申展作为安阳市第四批驻村第一书记,到小碾村任职。他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在与小碾村党员干部的见面会上,他的一句话展现的是实干的决心。
心窝里掏出来的思路
小碾村位于茶店镇西南山区,海拔750米。全村1500余口人分布在4个自然村,有山地面积1000余亩、耕地面积1300余亩。
白天,申展深入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民情,晚上整理工作笔记。经过调查和思考,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小碾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和养殖业,村内生态植被较好,丘陵坡地面积多,但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他思考着,整理着,两个星期后,制订出了《小碾村2015年~2020年发展规划》。同时,他结合自身驻村帮扶及单位支持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制订了自己在小碾村任职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两年计划。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银书说:“申展书记的这些规划立足于全村实际,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致赞成。”
百姓的事儿牵着走
101岁高龄的丁怀红老人迈着小脚来到村委会,送来了一筐扁豆角,说:“人家孩子待俺像亲人一样,给俺找回来户口。俺家里有菜吃不完,给他送点儿!”
申展驻村后,在走访中得知,由于种种原因,丁怀红老人已经近20年没有登记户口,这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他和驻村民警一趟又一趟往返于当地派出所和安阳市、林州市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部门,说明情况、提交资料,终于在今年“五一”前为老人现场办理了户口。在此期间,他与村干部及驻村民警一起,帮村里的其他12名村民也办理了户口。
村文化广场上,几名村民围着10余吨水泥高兴地谈论着,不时还比划着。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水泥是申展书记自己出钱买的,要给俺村扮靓这文化广场。”
为解决村民的行路难问题,申展与交通部门联系,争取项目支持,筹措55万元资金,硬化了小碾村至李家庄村3公里左右的道路;筹集10万元在村主干道及背街小巷安装LED节能灯80余盏;筹资12000元购买高清摄像头4个,安装在村各主要路口,改善了村内的治安状况,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提升。
村委会办公条件简陋,申展积极协调资金5万余元,为村委会添置了电脑、会议桌、空调等设备。为让山区群众有个更好的诊疗条件,他邀请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为村内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进行义诊,免费发放常规药品。在“七一”当天,他自掏腰包为全村66名党员购买了水杯。
要把小米做成大产业
从2014年11月申展驻村到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申展说:“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情,作为第一书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群众解放思想,找到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路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申展从上年纪的村民口中得知,小碾村的水土条件很适合种植谷子,于是决心规模种植谷子。他与外地客商接触,决定申报“小碾”小米商标,计划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企业牵头,基地示范,农业合作社组织发动群众种植,再由企业统一提供小米品种,教授栽培管护技术,回收小米产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采访结束时,申展告诉记者:“小碾村属于山区村,空气好,生态植被好,要充分挖掘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山区的特色发展路子。”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林州市小碾村党支部书记申展:一腔真情暖山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5813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