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靳林峰:剪纸展现家乡情

[摘要]□记者?刘剑昆 ????“人生在世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红旗渠故乡的传人,我想通过剪纸艺术传承和宣传红旗渠精神。”这是林州市黄华山景区管理处主任、中国工艺美术技师靳林峰的话语。多年来,他把太行山作为自己从事创作的艺术宝库,通过剪纸、绘画和摄...

□记者?刘剑昆

????“人生在世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红旗渠故乡的传人,我想通过剪纸艺术传承和宣传红旗渠精神。”这是林州市黄华山景区管理处主任、中国工艺美术技师靳林峰的话语。多年来,他把太行山作为自己从事创作的艺术宝库,通过剪纸、绘画和摄影等形式展示着自己的家乡。

????黄华山上,一棵800年树龄的银杏树下就是靳林峰的办公室。5月10日,记者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翰墨香,墙壁上挂着多幅剪纸、书画和摄影作品,靳林峰正伏案精心剪纸,一幅红旗渠青年洞作品不一会儿便跃然纸上。

????靳林峰今年45岁。谈起创作经历,他告诉记者:“我喜欢绘画、摄影,上大学时学的就是美术专业。当时,省剪纸学会主席李笑白到学校讲课,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我有剪纸作品就请他指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93年大学毕业后,靳林峰在家乡的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个人剪纸作品展。他到林州市旅游局工作后,经常登临红旗渠。他被先辈们建造的红旗渠工程所震撼,决心把红旗渠精神传承好。后来,他发现当地旅游市场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就产生了创作红旗渠剪纸作品的想法,既可以填补市场空白,又可以更生动地宣传红旗渠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平时工作中,靳林峰带着照相机到红旗渠上拍照,现场感悟。业余时间,他就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进行揣摩、创作。“说是剪纸,实际上不仅仅是用剪子剪,大多还是用刀刻,灵感上来就想一气呵成,生怕别人打搅,一伏案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靳林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以来,他创作出了多套红旗渠剪纸作品,并完成了《红旗渠颂》,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着红旗渠分水闸、青年洞、空心坝、桃园渡桥等经典工程。他的作品在《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等媒体发表。2014年,他与林州画家秦雨共同出版了作品集《红旗渠印象》,他的剪纸作品还被收录进《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北卷》。2015年,他的红旗渠剪纸作品被推荐参加北京“问渠——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学员暨林州艺术家红旗渠精神主题作品展”,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展出,并被中国文艺家之家收藏。

????靳林峰以杰出的艺术成就获评中国工艺美术技师,并被吸收为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安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担任林州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和林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靳林峰热爱家乡,他的艺术眼光不仅仅投向红旗渠。近两年,他创作出了石板岩剪纸作品。“以后,我还将创作天平山、黄华山、万泉湖、柏尖山等剪纸作品,出版剪纸专辑《林州旅游剪纸》,展示林州风景的魅力。”靳林峰说。

????靳林峰还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他面向全国征集有关黄华山的书法作品,准备在黄华山建设一条书法碑廊。他还与当地史志部门结合,收集有关黄华山的书法、碑刻、古诗词和民间传说等资料,准备出版《黄华专辑》。“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靳林峰说。

?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靳林峰:剪纸展现家乡情》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3956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