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林州市社会各界建设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

[摘要]原标题: 让烈士英名永驻 ? ——林州市社会各界建设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一瞥 ? 记者在占元村采访。 □记者?史国义?高安宁?苏迅 文/图? ????连日来,一股巨大的爱的暖流在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涌动:村民自发为建孙占元烈士广...

原标题:让烈士英名永驻
?
——林州社会各界建设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一瞥
?

记者在占元村采访。

□记者?史国义?高安宁?苏迅 文/图?

????连日来,一股巨大的爱的暖流在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涌动:村民自发为建孙占元烈士广场、烈士铜像捐资,林州市委书记王军就尽快建成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批示,林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临淇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赴占元村协商筹资等工作……孙占元烈士传承新乐章正在奏响。

????孙占元出生于原林县临淇镇三弓水村。1952年10月14日,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双腿被敌人炮火炸成重伤的情况下,用手支撑着身体继续在阵地上指挥战斗。最后,孙占元拉响6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滚入敌群与8个敌人同归于尽,战友乘机消灭了残敌,胜利完成了突击任务。

????为表彰孙占元的英雄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和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第等被国人称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是电影《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1953年,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三烈士遗体从朝鲜运回沈阳隆重安葬,当时林县人民政府也召开了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并将孙占元出生地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在15集团军孙占元生前所在连队的营房前,始终飘扬着一面写有“上甘岭特等功臣所在连”的旗帜,新兵入伍要在旗下宣誓,老兵退伍要在旗下合影。在林县人民奋战10年的红旗渠工地上,流行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男子要学孙占元,女子要学刘胡兰。”

????1994年,林州市政府在县城烈士陵园建设了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薄一波、秦基伟、李德生、张震、张爱萍等均题词缅怀。

????被誉为“红旗渠之父”的杨贵同志,不顾年迈多次到英雄故乡看望乡亲们。

????然而,在孙占元烈士故乡占元村,却没有一个供人们瞻仰烈士事迹的地方。面对烈士精神的传承危机,孙占元烈士故乡的人民坐不住了,他们自发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一个一级战斗英雄,家乡连个像样的纪念馆也没有,作为烈士的同乡和后人,我们心中有愧啊!”孙软锁是占元村党支部书记,他和其他村“两委”干部认为,宣传英雄事迹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于是,1994年,他们决定将孙占元故居两间土坯房进行翻修,建成烈士纪念馆。

????村“两委”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村民不仅捐钱捐物,还做义务工。在安阳日报社的协调下,当时的市建委捐款1.5万元。短短两个月时间,总投资6万余元的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建成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界群众前来缅怀英雄,每逢重要节日,由孙占元故居改建的纪念馆就会显得十分拥挤。2013年,村“两委”提出了修建孙占元纪念广场,得到村民的响应。原村党支部书记孙门锁带头捐款2万元,村支书、村委主任每人捐款3000元,其他“两委”成员每人捐款2000元。全村800多村民及各界人士共捐款6.4万元。

????今年4月3日,占元村13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发来到孙占元烈士广场,为建烈士铜像再次自发捐款。老人拿出了养老钱,小孩儿捧出了压岁钱,年轻人掏出了打工钱,短短一天时间,大家就捐资6.8万元。“场面确实很感人,不少村民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国家级英雄的缅怀祭奠设施建设好。”孙软锁告诉记者。

????79岁的琚七妞是一个“五保户”,生活全靠政府救济,但一听说村里要捐款为孙占元铸铜像,他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零钱凑了200元,然后步行3公里来到孙占元烈士纪念广场。当老人把裹在手绢里的厚厚一沓零钱投进捐款箱时,不少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村民孙银生捐款500元,其14岁的儿子孙鸿海也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凑了17.8元捐了出来。

????七年级学生孙俊波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18.7元捐了出来。

????临淇镇党委、镇政府先期拨付专项经费5万元。

????早在20年前,在《安阳日报》的大力推动下,占元村打出了第一眼深水井。通水典礼上,村民从心底喊出了“人民记者万岁”的赞美声。从此,占元村和报社结成了“亲戚”。报社把占元村作为联系点,经常组织记者前往体验生活、接受教育。

????今年4月,记者目睹了占元村群众为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捐款的感人一幕,随后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调查了英雄故乡人民20年自发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艰辛与过程,撰写出7000字的《调查报告》,同时写信一并送交林州市委书记王军。记者来信引起王军书记的高度重视,不但很快作了具体批示,而且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布置。

????王军书记的批示让英雄故乡人民欢欣鼓舞。“林州市委领导把红旗渠精神和孙占元烈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林州,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政治觉悟,更是他们倾听群众呼声和雷厉风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林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动情地说。

????74岁的占元村原党支部书记孙门锁告诉记者,一个土生土长的英雄,更容易激励当地年轻人的心灵,使他们更易接受英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教育。林州市委要把占元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对老区人民来说,不但多了一处受教育基地,也大大加快了精准扶贫工作步伐。

????“有这么多领导和群众支持建设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俺一定继续值好班、看好门,为大家服务好。”村民孙焕英为孙占元纪念馆义务看门、打扫卫生12年。“孙占元同志家住林县三弓水村,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采访时,孙焕英禁不住为我们唱起了这首歌谣。她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去放牛,那时候父亲一边放牛一边唱,她也就慢慢会唱了。

????根据王军书记的指示,7月7日,林州市副市长牛永奇带领市财政局、民政局、规划局及临淇镇党委、镇政府的负责同志,在占元村召开了协调会。牛永奇表扬了占元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20多年来自发打造红色基地的善举,与会同志认真了解了占元村目前烈士祭奠设施建设情况,对下一步推进筹资和申报工作一一进行了布置。

????“我们一定努力做好英雄事迹的各项传承工作,将英雄事迹发扬光大,让孙占元这个英雄的名字与黄继光、邱少云一样家喻户晓。”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加快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步伐,让烈士的精神和事迹激励更多人奋勇前行。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林州市社会各界建设占元村红色教育基地》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43086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