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30 08:44 我要投稿
□记者 刘剑昆 郭荣 实习生 赵旺林 陈伊玲
??? 未雨绸缪,“7·19”洪灾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分量。
????记者在林州市陵阳镇采访时了解到,陵阳镇是林州市北部乡镇中受灾最轻的,未雨绸缪给了陵阳镇回报。准备充分的抢险救灾物资、采取得当的应急措施、在防止地质灾害演练中培养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该镇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三大法宝”。
????救生衣橡皮艇齐亮相
????“这两艘橡皮艇在洪灾中冲上了战场,现在放在派出所,与民警和镇、村干部一样时刻处于警戒状态。”7月27日上午,在陵阳派出所,陵阳镇镇长助理张国喜指着两艘橡皮艇告诉记者。
????7月19日15时47分许,东贤城村传来求救信号,李用生老人被洪水围困在低洼地带的养殖场内,随时有房倒人亡的危险,镇指挥中心用对讲机发出救人命令。被编入应急救援分队的镇武装部部长梁向东、镇纪委副书记骆宇紧急驰援,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李跃文带领镇干部黄振、张建生到镇救灾物资储备库,把一艘橡皮艇和多件救生衣装到车上火速赶到东贤城村,与村干部一起将李用生老人安全救出。
????在洪水来临前,该镇抗洪抢险指挥部的后勤保障组就将100多套雨靴、雨衣、救生衣和铁锨、缆绳、麻包、编织袋、橡皮艇等发放到位,做好了迎战准备。
????记者在该镇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看到,救生衣、冲锋舟、发电机等井然有序地摆放着。镇党政办主任徐付军拿着一张防汛物资储备表告诉记者,这里有专人看管,储备着充足的防汛物资,有2艘冲锋舟、8艘橡皮艇、2台发电机、2部钩机、7辆铲车、7辆水车、15部对讲机、250套救生衣、30个救生圈、5000条麻袋,还有编织袋、雨衣、雨靴等物品。
????15部对讲机传递“生命电波”
????“洪灾发生后,在移动信号和联通信号先后中断的紧急情况下,我们的抢险救灾指挥系统仍然畅通,这功劳归于早已备好的15部对讲机。”7月26日上午,陵阳镇镇长王建富说。
????7月19日14时许,移动信号中断,全镇指挥失灵。陵阳镇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紧急启用15部对讲机,将其分发到负责洹河沿岸村庄防汛任务的镇、村干部手中。
????东贤城村养殖户李用生老人被困后,是镇、村干部把情况反馈到了指挥中心,陵阳镇党委书记郭智宇用对讲机通知李跃文、梁向东紧急救援。7月19日15时许,南陵阳村包村干部报告,村北洹河河道南侧堵塞,危及村庄安全。指挥中心通过对讲机调动民兵应急分队和镇、村干部紧急赶赴现场抢险。16时11分,东郎垒村报告,村北的林钢尾矿库排水不畅。指挥中心立即调动两部钩机到现场挖渠泄洪,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与洪水赛跑时,15部对讲机在洹河上游传递着“生命电波”,与陵阳镇200余名镇、村干部共同守护3.8万名群众的安全。
????近期,该镇还将配置35部对讲机,建设对讲基站,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通信畅通。
????演习技能派上了用场
????7月27日上午,记者在陵阳镇北陵阳村村东的东沙河看到,由2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北陵阳村抗洪抢险突击队正在河道里清淤,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
????“突击队和民兵应急分队都是我们抗洪抢险的生力军,镇里每年都要以这两支队伍为骨干,组织环河沿岸村庄的群众进行防止地质灾害演练,练就的技能在这次洪灾中派上了用场。”该镇武装部部长梁向东说。
????7月19日早晨,全镇各村的应急分队进入临战状态。环河沿岸村庄的7个应急分队投入抗洪一线,镇派出所和城管应急分队进入险路险桥地段设置警戒线并全天候值班警戒,安全保卫组和突击队深入各村排查群众危房、河道险情,核定人员撤离线路和疏散地点。全镇先后安全转移240名群众,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西郎垒村村委会主任周保昌告诉记者:“我们村地势低,有过被洪水淹村的教训。我们于7月18日晚组织群众转移,转移工作很有秩序,也比较顺利,这得益于我们村以往组织的防止地质灾害演练。”
????陵阳镇党政办主任徐付军介绍,该镇镇、村两级共有27个应急分队,每年都进行多次防洪演练,镇、村、组三级应急体系具备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陵阳镇是7条河流汇聚之地,7月19日,境内洹河流量达到每秒500立方米,虽然再度出现1996年那样的流域性特大洪水,但灾情明显减小,抗洪救灾工作也井井有条。郭智宇告诉记者:“现在,陵阳镇的防汛体系建设、防汛预案设置、防汛物资储备、应急反应能力等都比20年前完善了许多。洪水来临,只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就能精准应对。”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三大法宝”撑起陵阳镇抗洪救灾的“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44213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