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02 20:00 我要投稿
□记者 刘剑昆
????一位87岁高龄、有着63年党龄的老人捐助灾区的故事感动了林州。他是林州市的一位离休教师,他的名字叫杨蔚增。他平日里生活俭朴,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他却出手大方,多次慷慨捐助,他因此被林州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老人”荣誉称号。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他捐款3000元支援灾区。
????“这3000元钱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你们代我转给受灾农村,支援救灾。”这是杨蔚增的言语。7月22日,杨蔚增将3000元捐款交到了林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手中。
????杨蔚增住在林州市区的一个居民区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从新闻里看到林州市好多村庄遭受洪灾,有些农户的房子被冲塌,有些道路被冲毁,我觉得很心疼。我想尽自己所能支援灾区,就跟林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联系,表示要为灾区捐款3000元钱。”
????“我们接到老人的电话后很感动。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就嘱咐老人待在家里,我们上门接受捐款。”林州市民政局干部李贵增说。
????7月23日,李贵增同救灾科科长郝广宏赶到老人家里,接过老人的捐款。
????在老人家里,记者看到老人穿过的贴身褂子,上面有不少补丁。其儿媳王玉凯告诉记者:“老人生活俭朴,穿的衣服和袜子总是缝缝补补。他有新衣服,可总是舍不得扔掉那些旧衣服。”
????老人说:“我是从困难年代过来的人,知道好时光来得不容易。现在生活多好,吃、喝、穿都不愁,可啥时候都不能浪费啊。”
????王玉凯说:“老人虽然生活俭朴,但非常乐于助人,每年都向慈善机构捐款。平时每逢下雨天,看到街上推车挑担卖菜的农民,他就把人家的菜全买下来。”
????杨蔚增是林州市一中的离休教师,他十二三岁参加抗日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为八路军传递情报,有一次差点被日军杀害。16岁时,他自告奋勇,跟随党领导的部队参加攻打水冶、鹿楼、汤阴、安阳的战役,受伤致残。
????1954年,他到林州市一中负责总务工作。他尊重、关心教师,对学生更是关爱有加。当时,学生常从家带红薯、小米到学校,用食堂的蒸笼蒸熟吃。吃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喝水还有困难。杨蔚增多次与校长商谋后建起了锅炉房,供应师生喝开水。他常自费购买纸、本和钢笔资助贫困生,也曾从工资里拿出1元到10元不等的钱救助上不起学的学生。1962年4月5日,《人民日报》以《林县第一中学总务人员发扬革命战争时期优良传统勤勤恳恳服务教学千方百计节约开支》为题,对杨蔚增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离休后本该安享晚年,可杨蔚增始终没有停下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他说:“为人民服务还没做够,只要身体还行,经济上有能力,我就要多帮有困难的人。”
????他不断救济困难群众,每逢有大的救助活动都积极参加。2014年,他为救助贫困大学生捐款2000元钱,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款2000元,在林州市“慈善月”活动中捐款2000元。2015年,在“慈善月”活动中他再次捐款5000元。
????“今年,我还想捐款救助贫困大学生。”杨蔚增告诉记者。
????“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一辈子行善事,让我有了一个好身体,让我成为一个长寿人,这事我还要坚持做下去。”杨蔚增说。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心系灾区的老党员杨蔚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4442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