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6 08:55 我要投稿
□记者 郭荣
??? “作为在红旗渠畔出生的人,我要努力当好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让这条精神长河流淌不息,永葆生机与活力。”10月10日,23岁的大学生秦晨凯说。秦晨凯是林州市姚村镇秦家庄人,现为河南工业大学的大四学生。为研究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秦晨凯成立了红色精神研究会。一年多来,他的行为逐渐被人们理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秦晨凯小时候随父母到山西太原生活,2011年考上河南工业大学。“红旗渠?不就是一盒烟!”秦晨凯一直为家乡的红旗渠感到骄傲,但当他跟同学提到红旗渠时,同学的反应让他有些尴尬。
????为了让更多的同龄人知道红旗渠和其蕴含的红色文化,秦晨凯开始了解红旗渠,并在学校成立了红色精神研究会,吸纳了20多名会员。他们走进位于林州市的抗日根据地,探寻革命遗址,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林县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他们收集了部分抗战文物,在学校举办了林县红色文史展,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
????“红旗渠精神是从抗战时期延续下来的,红旗渠精神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秦晨凯说,“为了用心感知那份‘红旗高举、水到渠成’的劈山导河之气魄,我拜访了如今还健在的修渠特等劳模,从他们口中知道了当年的许多修渠壮举。”
????秦晨凯开通了“林州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宣传红旗渠精神。刚开始,许多人对秦晨凯的行为十分不解,怀疑他的动机和目的,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的脚步。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学生,没有经济基础,走南闯北的费用是从生活费里挤出来的,实在不够就借同学的,或者靠拉来的赞助缓解困境。”秦晨凯说。
????去年10月,秦晨凯到北京拜访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杨贵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你对红旗渠的认识很深刻,不愧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人。”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90后”大学生成立红色精神研究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48688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