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7 19:26 我要投稿
原标题:精准扶贫营造“幸福庙荒”
□记者?刘剑昆
??? “俺不会说什么,光从俺家、俺村这几年的变化来说,俺觉得干部真好,扶贫政策真好!”11月3日上午,在林州市城郊乡庙荒村,45岁的妇女李荣梅对入户了解扶贫情况的几位干部说。
????李荣梅不知道的是,那几位干部是林州市扶贫检查组的成员。她说的只是心里话,是自己的感受。
????李荣梅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刘志明患病已有20多年,病情时好时坏,经常是外出打工还没多长时间,就得回家休息养病。身体弱小的李荣梅左肺萎缩,只好在家务农,靠种庄稼卖粮食的钱来补贴家用,根本负担不起丈夫的医药费用。就在他们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扶贫干部牵起了他们的手。去年,他们的儿子刘柯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帮扶干部多方为他解决学费问题。下派到该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陈军个人捐款1000元,联系安阳市扶贫办捐款5000元,又帮助其申请助学贷款5000元,城郊乡党委书记蔡晓军每年捐助2000元,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通过林州市慈善总会争取了3000元救助金,刘柯得以圆了大学梦。
????李荣梅告诉记者:“村里为了给我们增加收入,还让我担任‘三员’, ‘三员’就是保洁员、防火员、巡逻员,每个月工资500元。”
????记者在村里的“三员”工资发放表上看到,担任“三员”的还有曹龙生、王合吉等7位村民。他们都是贫困户,他们的工资都是从今年5月开始发放的。
????庙荒村位于太行山脚下,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人口近800人,共有22户贫困户。记者采访当天,该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和第一书记陈军到浙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包村干部、城郊乡副乡长曹庆祥同几位乡村干部一起在村里为扶贫的事忙碌着。他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要求是精准扶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户明确一名帮扶干部,一户一策。”
????“我家的生活全指望干部照顾,对帮扶我家的干部王元生,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在走访中,54岁的贫困户郝心英动情地告诉记者。她是个屡遭不幸的女人,丈夫因打工受伤长期卧病在床,去年3月撒手人寰,今年6月婆婆又病逝。这两年,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元生逢年过节都给她家送大米、食用油和救助金,她婆婆患病住院期间还多次去看望。
????48岁的贫困户王合吉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他的妻子刘香云有劳动能力,又擅长厨艺。帮扶干部张仲平计划利用王合吉家前面的一片空地,帮助他家建设一个农家乐小院。
????贫困户李全福家的屋顶漏雨,居住环境差。帮扶干部、城郊乡乡长赵勇安排人员为他家进行治漏,并改造厨房。
????庙荒村一带盛产板栗、梨、杏等,曹庆祥等多名帮扶干部多方联系,设法帮助贫困户出售,增加收入。
????前些日子,天气转冷,帮扶干部给每一户贫困户都送了一套新被褥、新桌子、新凳子。李荣梅把新棉被整整齐齐地叠放起来,说新棉被留着等儿子过年回来盖。
????走在村里,记者看到街道和墙壁正在美化改造,形成一处处小景观。村会计宋计存指着一处镶有“幸福庙荒”四个大字的景观告诉记者:“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村正在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从现在的扶贫工作进展来看,我们距离‘幸福庙荒’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除了为贫困户解决生活问题外,各级扶贫干部还引进项目,为村民脱贫致富“造血”。由北京鼎鑫置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的太行·观霖生态旅游扶贫项目正在实施,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近2亿元,可安排500人就业;位于庙荒村村东、可容纳129户贫困户的城郊乡扶贫搬迁项目正在建设,年底即可建成;村里还实施电商扶贫,引进林州乡邻网络科技公司,在该村设立电商服务站,解决农户林果特产销售难问题;由扶贫和电力部门投资90万元建设的小型光伏发电站于6月18日投运,目前已经发电3.9万余度。
????记者采访当天,雨下得不小,几位乡村干部要去检查光伏发电站的安全,李荣梅也要跟着去。她说:“村里人都知道国家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站是村里的‘聚宝盆’,发的电入了国家电网,收入用来补贴贫困户,所以,俺得把发电站看好。”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精准扶贫营造“幸福庙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49925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