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帮群众解开“心疙瘩”

[摘要]原标题:帮群众解开“心疙瘩” ——林州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纪实 图为白长江(右二)回访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记者 郭荣 摄) □记者 高安宁 郭荣?通讯员 李 广 ????“调解无小事,事事关民生;和字值千金,和谐万事兴。”12月19日,一走进林州市人民法院诉...

原标题:帮群众解开“心疙瘩”

——林州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纪实

图为白长江(右二)回访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记者 郭荣 摄)

□记者 高安宁 郭荣?通讯员 李 广

????“调解无小事,事事关民生;和字值千金,和谐万事兴。”12月19日,一走进林州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记者就注意到了墙上的这几个红字。这两句话正是诉调对接工作的“真经”。林州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健向记者介绍:“法院设立诉前调解中心,邀请一些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民陪审员常驻法院进行诉前调解,将化解矛盾的窗口前移,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在减轻当事人诉累的同时也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诉前调解中心成立于2011年,2015年10月更名为诉调对接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受立案庭委托调解案件4300件,其中调解结案1039件,卷宗归档率达到100%。2016年接受委托调解案件580件,至12月7日调解结案289起,其中当庭履行率达71%。林州许多群众选择不走诉讼走调解的途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曾亲笔批示:林州法院的调解经验很好,要好好总结推广。

????“老上访”要当“安生人”

????“去省城、上北京,我告状26年,身心疲惫,如今,咱法院帮我消了气,我以后再也不告状了,在家安安生生过日子。”林州市临淇镇村民宋某激动地说。

????宋某今年70岁,头发花白,衣衫褴褛,面容憔悴。26年前,宋某与本村村民产生矛盾,由此走上上访之路。一路走来,他身心俱疲,问题却没能如愿解决。9月7日,宋某到林州市法院上访,院长王健亲自接访,并安排白长江负责此事。“一进门我就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宋某告诉记者,进门后,工作人员让自己坐下,并给自己端了一杯热茶,之后开始倾听自己的诉说。宋某把多年来的心里话一吐为快,说完就到了中午12时多,王健和白长江不仅认真倾听,仔细记录,还不时安慰一下宋某。次日,两人又一起到临淇镇进行走访调查,分别向宋某的家人、亲戚、邻居、村干部、村民代表了解情况。他们硬是凭着认真的工作态度把26年前的“旧账”翻得一清二楚。宋某目睹领导对自己的事情如此上心,不禁感慨:“这么多年,我没少受人冷落,林州法院却对我热情服务,真心、耐心地帮我解决难题,我愿意听咱法院的话,以后不再上访,踏踏实实地过我的日子。”9月21日,宋某把一面写着“上省又进京,调解洗冤情”的锦旗送到了诉调对接中心。

????九顾合涧镇啃下“硬骨头”

????11月13日上午,合涧镇71岁的张某与其弟弟来到法院向院长王健递交了不再上访意见书。张某在意见书中说:“法院工作人员到俺家9趟做俺的工作,还为俺孙女解决了上大学的生活费问题,俺要听法院的,坚决不再乱跑、乱上访。”

????原来,71岁的张某因为儿子死亡赔偿金的继承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不满意法院判决,她听从亲戚意见,决定进京上访。获悉这一信息后,王健马上安排白长江妥善处理此事,将上访消除在萌芽状态。白长江接手后,先后9次到合涧镇张某家中,向张某讲法律、话亲情,了解到张某家的实际情况后,还帮助张某上大学的孙女解决生活费问题,最终感化了张某。张某逢人就说:“以前俺不懂,长江给俺讲明白了,只要是依法办事俺就服。”

????诉调对接有法宝

????在普通百姓心中,法院是一个令人烦心的地方,可是真正走进诉调对接中心后,百姓却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一桩桩难事在这里被化解。

????在诉调对接中心,记者看到调解员杨永贵刚刚送走一个当事人。杨永贵今年62岁,2012年开始担任林州市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同时兼任百姓调解员。他主动向记者透露了诉调对接工作的制胜法宝:“一目标”“二方式”“三用心”“四把握”“五个情”“六个不”。其中“一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二方式”就是在调解工作中根据当事人的情绪稳定情况分别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的两种方式。“三用心”就是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对工作要有热心、对当事人要有诚心。“四把握”就是把握法律法规、把握当事人心理、把握调解节奏、把握调解语言。“五个情”就是家庭纠纷讲亲情、婚姻纠纷讲旧情、经济纠纷讲友情、邻里纠纷讲乡情、劳务纠纷讲实情。“六个不”就是不让喊冤之人再心寒、不让老实人再吃亏、不让农民工流汗又流泪、不让上访人再东奔西跑、不让家恨邻仇恶性发展、不让“老赖”再钻空。

????在诉调对接中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结案息讼不算完,要把百姓的冷暖记在心间。几年来,他们主动与遭遇人身伤亡事故的老百姓结成“亲戚”,每年都会自购物品进行回访和慰问。

????“每一次案件回访都是让群众接受法律教育的机会,每一次走访都是与群众拉近距离的机会。看到群众满意,不再愁眉苦脸,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坚持下去。”白长江告诉记者,诉调对接中心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只有投入真心才能帮助群众解难题,服务好群众,才能为打造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短 评

为诉调对接机制叫好

□高安宁

????随着社会发展、改革深化、经济转型和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家庭矛盾和纠纷呈现多元化。如何从源头上化解纠纷、消除矛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俗话说:“一代官司,三代仇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使纠纷对立的双方握手言和,林州市人民法院通过整合资源,把诉讼与司法行政对接,对将要进入立案诉讼的民事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对当事人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动之以情,敦睦劝善,让不少民间矛盾、纠纷的当事人息诉罢访,化干戈为玉帛,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和纠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探索中的新型司法模式,不能不令人拍案叫好!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帮群众解开“心疙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5253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