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9 11:32 我要投稿
□秦少波
??? 我是林州市采桑镇秦家窑村人。家谱记载,我的先祖自明朝初期移民到此,至今已传23代。
????清朝后期,我的第十四代先祖是读书人,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一天,他到彰德府办事,遇到一个操外地口音且一身尘土的老者。先祖与之交谈甚欢,熟悉后一起到馆驿休息,才知老者自京城来,也是读书人,身无分文,也无亲戚朋友。先祖把老者领到秦家窑村,对其照顾有加。住了一段时间,老者被先祖的至诚和忠厚感动,说出自己的身世:“我本是朝廷御医,有一次给皇族治病,因不慎出现差错,受抄家灭门之祸。那天我幸亏出诊,接到别人报信才得以逃脱。”先祖表示:“愿为其养老送终。”先祖育有两子,他们当即向老者行拜师大礼。老者最擅长的是眼科,把自己本领全部传授给了他们。新中国成立后,我爷爷那一辈人许多都是医生,有些人还加入河南医疗队支援西藏。
????族人称老者为老师爷,其卒于光绪元年。100多年来,每逢祭祖,族人都要先祭拜老师爷。从我记事起,每年正月初一,族人祭祖时年长者都要讲有关老师爷的故事。1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个家族慷慨大方、助人为乐的家风传了下来,尊师重教、知恩图报的家风也传了下来。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家风故事:优良家风代代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53019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