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8 12:42 我要投稿
林州市五龙镇城峪村第一书记董海涛
“董团长”投身扶贫攻坚新战场
董海涛(前)给村里困难户送慰问品。(资料图)
□记者 王都君????当兵23年,林州的每座山都曾是他的训练场,每个村镇他都曾驻足或经过。带着对太行山的依恋,重回山村,报答大山和村民,是林州市五龙镇城峪村第一书记董海涛的深山情怀。从部队转业后,到基层山村任职一直是董海涛的梦想。因此,他主动请缨,到林州当起了一名村支书。
????副团长又有了新“战场”
????1990年3月,董海涛从老家河北唐山应征入伍到部队当了兵,一当就是23年,并在安阳娶妻生子。由于在部队的出色表现,他从一名列兵逐渐升为作战部队的副团长。2013年年初,董海涛转业到安阳市直机关工委工作。对于董海涛来说,林州的山山水水都曾是他成长的“战场”,留下了他的太多足迹。“是林州的山水培育了我,我对林州的太行山有太多的感情和依恋,到林州山区工作就是我的梦想。”董海涛告诉记者,终于,安阳市委市政府选派机关优秀干部任职第一书记的通知圆了他的梦,从此,扶贫攻坚又成了他新的“战场”。
????驻村任职报名后,安阳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刘岳英深知董海涛有肠胃炎的老毛病,关心地劝他不要再到基层工作,放弃驻村的想法。董海涛多次申请,刘书记拗不过,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为了更好地熟悉农村工作,刘书记帮他找了许多农村工作资料,放下手头工作学习研究,并安排有驻村工作经验的群工部部长张志君和副部长刘向平辅导帮助,介绍林州市五龙镇城峪村的情况,上任前,董海涛还利用周末以“驴友”身份专门到村了解村情民情,并向书记汇报,刘书记很欣慰地说:“我们又培养了一名驻村工作队长。”
????由于工作原因,和家人分开
????到林州驻村任第一书记的事,董海涛一直瞒着家人。因为他结婚当年,部队就从驻地安阳移防到辉县,与怀孕不久的妻子两地分居,一年才能回家一次。整整十年的家庭重担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女儿对离开她的父亲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董海涛转业回来后,全家人都有了幸福感和安稳感,对家人的触动都很大。驻村意味着再次两地分居,刚刚建立的父女感情又要回到原点。女儿抱怨说:“爸爸又不管我了!”董海涛也感觉自己对女儿亏欠太多。贤惠的妻子知道后,只能默默地支持他,开导孩子,并做好年迈老人的思想工作。
????扶贫攻坚工作开始后,董海涛有时周末也不能回家,并且还需要妻子帮他加班查资料、发邮件。妻子坚定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照顾着丈夫的生活,从不因家庭拖丈夫的后腿。
????深入基层,了解每家的情况
????带着对大山和村民的感情,董海涛到村后就成了村里人的“亲人”。他从群众中了解情况,走访贫困户,与村民拉家常,了解村内的情况。一位村民说:“董书记那么忙,还来看我,咱家又多了个亲戚!”
????去年春节前,他还利用自己的书法爱好,加班加点,为村民义写春联几百副。群众们都说:“董书记的字写得真好,今年家里不用买对联了。”“没想到董书记这个城里人还能干这样的活,董书记真不错!”
????董海涛在任的这个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有的干部身体状况不太好。在村委会干了三十年会计的牛玉生经常带病坚持工作。董海涛到任后,牛会计说,终于有年轻人来了,我的工作也可以减轻了。董海涛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分析研究工作,制订方案,加强内部治理,带头参加清垃圾、扫街道等劳动,在班子里树立起了威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董海涛所在的村虽已脱贫,但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因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项目自筹资金非常困难,他反复跑上级有关部门。2016年6月,董海涛带领村“两委”班子,从美化村貌入手,对村庄建筑物进行了粉刷,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帮助学校,回报大山
????董海涛任村支书以来,始终把镇党委、镇政府当“老师”,请示汇报工作,镇机关干部也关心城峪村建设,帮助出点子、想办法,城峪村工作起色很大。2016年,董海涛还被选为代表,参加了林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
????来城峪村前,董海涛曾以“驴友”身份,到城峪村“摸底”。当得知有40岁左右的妇女不识字、没上过学的时候,董海涛很震惊。上任第一天,董海涛立刻去了共有94名学生的城峪村小学,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让他很心酸。他用手机拍了照片,跑相关单位,写申请,经过教育部门协调,从市第二十一中学运来了100套桌椅,为学生进行了全部更换。对于董海涛来说,他办了件小事,但却成了校长的大事,该校校长主动邀请他到学校给学生讲话、当校外辅导员。学生们都高兴地叫他“董老师!”
????“当兵这么多年,对我来说,林州每个村我都去过。是林州的山水养育了一支部队,培育了我,我对林州的太行山有太多的感情和依恋,是这一份深山情怀,促使我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情。老百姓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满足。”采访结束时,董海涛笑着告诉记者。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董团长”投身扶贫攻坚新战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55641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