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7 12:05 我要投稿
图为张晓英(中)慰问辖区老党员 。(记者 王敏 摄)
□记者?王敏 文/图????7月15日一上班,文峰区甜水井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英带着甜水井“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倡议书,与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辖区单位——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索小建的办公室。
????两周前,张晓英在街道党工委会议上提出建立甜水井“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在辖区深入推进一对一的精准化志愿服务活动。她此行的目的就是动员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党员志愿者加入甜水井“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得知她的来意,索小建称赞“这是党务创新的好举措啊”,表示要积极参与,除了对口帮扶所在社区的困难户外,还将结合自身职能,定期举办再就业服务培训,将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张晓英说:“在走访中发现,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想法为社会作贡献。成立‘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就是想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将触角延伸到他们当中,实现组团化服务,将志愿服务活动推向深入,从而对辖区困难群众进行长期有效的帮助。”
????组团化服务是该街道长期创新性开展党务工作,全面落实“四化”工作模式(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作、组团化服务、责任化落实)的其中“一化”。在张晓英的带领下,该街道通过运行这一工作模式,社区管理工作实现了精细化,达到了“四个到位”,即:人员管理到位,通过制定千分、百分考核机制,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服务民生到位,去年以来共发放低保金800余万元,大病救助困难家庭35户26万元,为118户困难家庭办理了廉租、公租住房,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180人次,资助16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辖区失独家庭发放补偿2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上学难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党建引领到位,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角色双创优”活动,实现228名在职党员认岗定诺,服务群众发挥先锋示范作用;管理创新到位,26名网格长常年走家串户,利用智能手机“社管通”将社情民意及时上传三级网络平台,交由部门联合在线处置,足不出户解决群众身边难题。“四化”运行模式经验做法被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推广,近3年,全国100余家兄弟单位前来参观交流。
????在创新党务工作中,张晓英在办事处创新性实行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志愿者联盟,开展政策理论联讲、群众需求联解、安全稳定联防、环境卫生联抓、文化活动联办的“三盟五联”大工委机制,将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委任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所辖后仓街社区全力打造了“爱心银行”,新营街社区巩固提升了“4点半课堂”,卜府巷社区组建了 “爱心理发工作室”,北门东社区唱响“红歌汇”等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建立“甜水井E家亲”微信公众平台劳动保障“就业E图”“网格”微信群等“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实现街道职能公开、政策信息透明、群众办事方便。
????自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9年来,张晓英带领办事处党员干部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市荣誉,多项工作成为全市基层工作的典型,她个人也被评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巾帼建功标兵,连续3年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她说:“新时期社区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我们应不断创新,将党建工作引向深入。下一步,我们将以组织引导志愿者为切入口,在增加吸引力上想办法,真正使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从而发展组织,壮大为民服务的群体,提升社会向善向上的社会风尚。”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张晓英:党务创新的引领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wenfeng/4329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