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7 09:06 我要投稿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刘 博
提起安阳县水冶镇,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它和钢铁等重工业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乡镇,水冶镇有着辉煌的过去——鼎盛时期,全镇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县的70%;连续10年获得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一名,“中原第一镇”的美誉实至名归。
然而,随着安阳西部铁矿、煤矿资源的萎缩,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效益下降、替代产业尚未形成成为摆在水冶镇面前的突出问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水冶镇新一届镇党委、镇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转”才能走出困境,只有“转”才能集聚力量,只有“转”才能重新起航。他们依托水冶镇多年积累的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城市组团建设30万左右人口规模中等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安阳市“1+4+1”都市圈重要城市功能组团,安阳县西部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河南省重要新兴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积极作为,转中求进,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5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778万元。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主抓手”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以前,去过水冶镇的人总会有这样的印象——这里无序的城市管理与“中原第一镇”的美誉相距甚远。
如何才能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象,水冶镇的做法是学习先进,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为此,他们先后赴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江阴市徐霞客镇、昆山市张浦镇和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及信阳市明港镇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 了规划先行的理念,并聘请北京规划设计院进行水冶组团建设总体规划。
与此同时,该镇发挥水冶地区人口多、辐射面积广、城镇化潜力大的有利条件,统筹规划,划片分段,联动开发,配套建设,开工建设了“两区、四片、一广场、十四路”共21个1000万元以上的城建投资项目,形成了辅岩路、新S301为东西轴线的交通网络架构,拉大城镇框架,改观城镇面貌,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同时,组建了城市综合执法大队,依法治理占道经营,切实解决城市“四乱”行为,使该镇镇容镇貌得到显著改善,人口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城镇宜居宜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经济实现转型发展
今年上半年,水冶镇这样一组数据让人振奋:1月至6月,该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15亿元,同比增长16%。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为何水冶镇工业经济实现逆势回暖?该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围绕项目建设,一方面依托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远大科技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可持续建筑项目、安化集团公司年产10万吨保险粉项目、沙钢永兴公司循环化改造项目以及安钢永通公司年产30万吨球墨铸铁管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快速推进,使该镇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换代,集群发展。
为破解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严重不合理的格局,该镇依托安阳县特色商业区为载体,通过培植新兴产业,强化三产发展,年内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亮点。随着水冶商贸城、开疆时代广场、大宇新天地城市综合体、隆之地下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和物流园区的加快推进,水冶镇第三产业正在向集中集聚、专业特色、分类互补方向发展。1月至6月,该镇第三产业比重由去年的39%提高到今年的45%,基本实现经济结构重大转变,成为该镇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原第一镇”的涅槃重生之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194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