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申满仓:82岁高龄入了党

[摘要]图为申满仓等人在宣誓 □记者 刘剑昆 文/图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7月1日上午,在林州市城郊乡王家庙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张美林领誓,申满仓等人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入党。 ????申满仓是一位82岁高...

图为申满仓等人在宣誓

□记者 刘剑昆 文/图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7月1日上午,在林州市城郊乡王家庙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张美林领誓,申满仓等人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入党。

?申满仓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他曾被林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兴水富民标兵”,被该市慈善总会表彰为“慈善老人”。

?城郊乡党委书记蔡晓军告诉记者:“申满仓老人是林州市今年发展入党的年龄最大的党员。多年来,他不停地为家乡作贡献,成为带动家乡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正能量,他早已经在行动上入了党。”

?慷慨捐款屡行义举

?“老申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十分大方,多少年来一直捐助,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目前捐款将近60万元。”王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拴锁告诉记者。

?西王家庙自然村街道曾经坑洼不平。2002年,老人带头集资捐款硬化街道,又亲自参加劳动,硬化了6米宽的街道。之后,他又让大儿子掏腰包给村里装了路灯。

?2010年春天,北王家庙自然村的主街道需要二次硬化,申满仓又捐款1万元。2010年,硬化村西的道路时,老人又出资8.5万元。5年前,村里一位青年患病,老人捐助5000元钱。

?2011年,老人得知林州市开展“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很受鼓舞,主动捐款20万元,从红旗渠一干渠向村里铺设了1800米长的引水管道。

?2012年,老人再次捐款17万元,支持村里对村西的一座水库进行防渗止漏处理,确保村民们浇地用水。

?今年春天,老人得知村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建设景观墙和文化广场,又捐款5万元。

?5年前,申满仓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医生叮嘱他要注意身体,不要过度紧张劳累。可是,他干起活来就忘了自己的病。老伴儿林廷担心他出意外,就给他缝了一个小红包,把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装到里面,给他挂到脖子上。

?“修渠、修水库的时候,每天晚上回来他都像个泥人。因为劳累,2012年春节后他有了疝气,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林廷说。

?勤俭持家珍惜好光景

?“我们是受过苦的人,好光景来得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珍惜。”申满仓老人的语言朴实无华。他为村里的事业慷慨捐款,可自己却是克勤克俭,从不多花一分钱。

?申满仓说,自他记事起,总是吃不饱穿不暖。5岁时因家庭贫困,大哥被父亲卖了,母亲思儿哭坏了双眼。1959年,他作为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人员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物资匮乏,他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原籍支农。1962年至1964年,他参加红旗渠修建工程。

?“这个老汉可抠着呢!平常卖馍的、卖油条的来村里,到他家门口都不停,因为老汉家从来不买,都是自己在家里做着吃。”记者在王家庙村采访时听到有村民这样评价申满仓老人。

?当记者在村北的菜地里看到精神矍铄的申满仓老人在浇地的时候,老人乐呵呵地说:“自己种点儿菜,好吃又省钱,还能活动身体。”

?老人的4个儿子都在太原市的建筑工地施工,他和老伴儿、女儿在家。谈起父亲,女儿申玉兰说:“从小俺爹就教育我们要勤俭持家,不要浪费粮食,不要浪费水,要求我们做的事他都带头做。他说,该花的钱不能省,不该花的绝不浪费。最典型的事是,前些年为村里修引水渠时,俺爹去林州市区修理摩托车,修理店缺配件,第二天才能修好。本来花1元钱坐公交车就能回家,他却步行了7公里,就为了省那1元钱。”

?对家人和乡亲们的不理解,老人常常这样说:“我们这一代人受过苦,现在的生活比新中国成立前要好几百倍,我们就觉得要珍惜今天这好时光。生活要往下比,不如咱的人还很多;你如果要往上比,那没有止境,奢侈生活咱不能过。做事要往上比,还有人比咱的贡献多。咱这社会就像一辆大马车,大家共同拉,才能跑得快。”

?组建义工队打扫村内卫生

?7月2日,林州市慈善总会的领导走进王家庙村,专门为申满仓带领的夕阳红义工队授旗,表彰他的义举。

?今年春天开始,申满仓老人召集桑松林、邓长山、郭凤菊等热心人组建了一支义工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82岁,共25人,每月6日、16日义务为村里扫大街,受到村民们交口称赞。

?谈及组建老年义工队的初衷,申满仓老人说:“我们这支队伍每月活动两次,不可能把村里所有的街道都扫干净,只为起到表率作用,大家看到我们这么大年纪还在为村里环境卫生出力,就不好意思只看不做了。”

?村党支部委员张美林说,在夕阳红义工队的带动之下,村小学每天组织学生义务打扫村内文化广场,家家户户都自发清理自家门前的卫生,全村已经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讲环保的浓厚氛围。

?申满仓老人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虽说只上了4年小学,可他善于学习,常年订有报刊。无论多忙,晚上也要看报纸和《新闻联播》,还时常到村委会看报纸。有时,他还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宣传国家大事和政策。

?刘拴锁告诉记者,在申满仓的影响和带动下,王家庙村形成了浓厚的慈善氛围,涌现出刘现生、刘太生、刘广州、张治安等一批贤达人士,他们纷纷捐助村里的公益事业,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城郊乡的“慈善工作先进村”。

?2011年10月底至11月初,柴璐等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林州市采访红旗渠精神的传人,申满仓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人物。柴璐在采访后由衷敬佩老人的精神。柴璐深情地对记者说:“多可爱的老人啊,他言语很朴实,可是他的思想境界那么高,他跟许多林州人一样,有着一种让人感动的品质。”

短 评 奉献情怀温暖乡亲

□刘剑昆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劳动者,每天都在默默奉献着,用不懈的坚守温暖着百姓的生活。走近他们,我们会发现,他们发出的光芒虽不耀眼但却不停闪烁,虽不炽热但却温暖,能让我们安下心来,甘于平凡,坚守信仰,乐于奉献。

?耄耋老人申满仓就是这样的人。他平凡的话语透出难能可贵的大爱,踏实的行动彰显着温暖人心的奉献情怀。在并不富足的山村,他勤俭持家,省吃俭用,却把省下来的钱慷慨地捐献给村里的公益事业。他无欲无求,不图名利,只是默默奉献着,只想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奉献精神的价值没有变,申满仓这位平凡老人的身上闪耀着奉献、友爱、互助的光辉,受到乡亲们的赞许和尊敬,影响和带动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和学习。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践行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积善成河,温暖社会,让奉献精神永远传递。

?


《申满仓:82岁高龄入了党》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19961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