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7 08:48 我要投稿
□ 记者??刘剑昆??通讯员??元云鹏??付志生
“今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子孙后代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 8月27日,在林州市姚村镇井湾村,抗战老兵原东林回顾自己的经历,感慨地说。
?痛苦目击??激发参军报国志
?“我14岁那年,日军来到我们村,逼着我去抬水。我走到正沟南坡的路上,遇到两个鬼子在糟蹋妇女,那个妇女身边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孩,鬼子把小孩扎死后,还用刺刀在小孩的脸上乱画,我那时心里很害怕,也恨死小鬼子了。后来看到国家征兵,我二话没说就去了。”家住姚村镇井湾村三组的抗战老兵原东林眼含泪花诉说年少时的经历。也正是年少时的特殊经历,促成了原东林后来参军,杀敌报国。
?老人接着说:“我那时就想着鬼子他们也是人呀,怎么就这么狠呢?我们要把小鬼子打得爬不起来,把他们赶出咱中国!”
?离乡从戎??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老人说到参军的故事,情绪显得很激动。他说:“1945年年初,我们国家和日军打得正激烈,那一年我17岁,碰上八路军在征兵,大伙儿都争着去参军。我参军后被分到位于河北省涉县的八路军太行军区五分区的兵工厂,负责制造手榴弹。一开始我还不愿意在兵工厂,觉得不如上战场杀敌痛快。我去跟领导争取过几次,领导都没同意,后来想一想手榴弹能炸死小鬼子,我在兵工厂制造手榴弹,也是在打小鬼子啊,心里就平衡了。”
?原东林介绍,当时,他们的兵工厂大约有60人,手榴弹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是人工操作。由于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弹药的防护条件不到位,兵工厂人员经常发生手和脸中毒的情况,可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生产。兵工厂一天能制造1万多颗手榴弹,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抗战。
?和平年代??奉献余热报乡梓
?原东林参军10年间,辗转河北涉县、湖北永阳、陕西西安等地,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立大功两次、三等功一次,受嘉奖两次。他于1955年2月光荣复员回到原籍。在之后的红旗渠建设和村里的水利建设中,原东林都积极投身其中,用热血和汗水续写着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采访即将结束时,老人说:“我想对年轻人说几句话,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要珍惜,国家的安宁我们一定要维护好,国家的领土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一位抗战老兵的家国情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404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