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1 09:41 我要投稿
二次创业当羊倌儿
复员军人王成松的创业故事
□?记者??刘剑昆
?紧跟国家的环保政策,放弃采沙业转身当起了羊倌儿,并且借助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购买农机,解决秸秆青贮问题。这就是林州市原康镇宋村复员军人王成松的二次创业经。
?紧跟政策求转型
?8月28日上午,记者在王成松的昱翔牧业有限公司看到,他正同几名工人在收购和粉碎附近农民送来的玉米秸秆,他的身后是两台新购进的玉米收获机。
?王成松告诉记者:“我是养羊的,养殖规模大,每年要青贮大量农作物秸秆,我买玉米收获机主要是图青贮农作物秸秆方便、高效。”
?王成松今年46岁,是一名复员军人,他头脑灵活见识广,干事创业总是能谋得先机。2000年以前,他和朋友在河滩采沙。2012年7月,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放弃采沙行业,转向养殖业。
?这几年,国家环保工作抓得紧,采沙这一行业没啥前景。这是王成松放弃采沙的主要原因。不干采沙干点啥呢?“我市农民有种植玉米、豆类、红薯等农作物的传统,可以为牛羊养殖提供丰富的饲料。”王成松告诉记者。他先后赴内蒙古、天津、河北以及我省的内黄、清丰等地考察,最终决定当一个“牧羊人”。
?当年,他成立了昱翔牧业有限公司,租赁土地50亩,引进澳大利亚种羊500只、肉羊500只,实行圈养。如今,他已投入近千万元,养殖规模达5000只。
?青贮秸秆解民忧
?“一只羊一年可以吃掉发酵的秸秆1立方米。”王成松说,刚开始他要买人家提供的干草或豆荚喂羊,1立方米需要花费千元左右。1000只羊如果全靠买饲料喂养,一年的喂养成本上百万元。
?“青贮秸秆可以解决喂养成本太高的问题,并且每青贮1立方米秸秆,国家补贴养殖户50元。”王成松从林州市畜牧局了解到这一信息后马上建了两个青贮池,开始青贮秸秆。
?可是,一般农户也就种几亩地,秸秆量不大,又不值啥大钱,所以农户懒得把秸秆送到养牛场、养羊场。王成松只有雇人运输。2013年,他雇人青贮秸秆将近2000立方米。2014年,他青贮秸秆2400立方米。“补贴不仅降低了喂养成本,而且解决了青贮秸秆的运输费、人工工资问题。”王成松说,“1亩玉米实际可产生秸秆1立方米左右,现在禁烧工作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我每年可以解决2000多亩玉米秸秆和几百亩小麦秸秆的出路问题。”他的行动得到原康镇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个新的想法在王成松的心里产生了。
?借机生财扩规模
?在实际运作中,王成松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雇人去地里运输玉米秸秆的运输费、人工工资高,几乎消耗了国家对青贮秸秆的补贴。二是雇人运输来的玉米秸秆质量不高。而后者是困扰王成松的大问题。因为农户收获玉米后,玉米秸秆随意砍倒在地或丢弃在地头,时间一长,秸秆就会发酵,再运回来粉碎、青贮,秸秆经二次发酵后,羊便不能食用。
?王成松听说购买农机国家给补贴,他就想到了购买玉米收获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把还长在地里的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运回来青贮。今年7月,他投资15万元购置了2台玉米收获机,享受国家补贴4.8万元。
?王成松说:“每亩玉米的机收费用在100元左右,我可以让利于农户,以低于机收市场价的费用为农户收获玉米,我要他们的秸秆,农民每亩地还能省几十元的机收费。”
?王成松的养殖场周边十几个村庄种植着数万亩玉米。这些玉米每年产生的秸秆可供数万只羊一年食用。王成松说:“农民种的春玉米马上就该收了,如果这个办法可行,我会再买2台玉米收获机,因为我想扩大养殖场规模。”
?《众创空间》栏目热情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积极参与,将您的创业故事、创业梦想、在创业创新方面的奇思妙想等寄给我们。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系:来信请寄安阳日报社经济新闻部,邮编:455000;电子邮件发送至ayrbjjb@163.com;微信请关注安阳网微信公众号anyangnet。
?扫描二维码,关注安阳网微信公众平台。?
?
?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众创空间】王成松:二次创业当羊倌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3654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